中国传统白酒的基本生产工艺
中国传统白酒是一种古老的工艺,初步的文字描述来看,感觉比较简单,即便加上现代科学对其原理的解释,看起来也并不复杂,大概总结了中国传统白酒工艺的主要流程:
1.制曲
粮食(北方主要用大麦加豌豆;南方用小麦)经过粉碎、浸泡,再压制成块状的曲块,之后放入一定温度的曲房内升温发酵,这一过程用科学语言解释,就是制造糖化剂和酒化剂的过程,也是收集菌种(微生物)的过程。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个月的时间,做好的大曲还要放入曲库中陈化3到6个月。
大曲在酿酒中的作用相当于蒸馒头时用的酵团或酵母粉;有些酒在酿造时,大曲的用量特别多,在某种程度上也充当酒粮。
制曲是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中特有的一个环节。
2.蒸粮
中国白酒的酿造原料主要是高粱,有些地方是多粮酿造,会搭配玉米、大米、糯米、小麦。酒粮在使用之前需要蒸熟,不同的酒有不同的工艺要求,蒸的时间有各自具体的控制参数。
蒸粮主要为了使粮食糊化,粮食中的淀粉水解,为之后的糖化和发酵做准备。
3.发酵
蒸煮后的粮醅进行摊晾,再将曲块粉碎之后,按一定比例加入到酒粮中混合搅拌,再装入发酵容器,倒入酒窖中发酵。不同地区、不同香型的酒使用不同的发酵容器,有泥窖、石窖、陶缸等。浓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一般是用窖泥密封;清香型白酒是盖上缸盖,再用其他东西密封,使其隔绝氧气,进行无氧发酵。
广义上现在把一切微生物活动称作发酵。酒窖中的已经由淀粉转化为多糖的粮醅,经过大曲中的微生物和酶进一步转化为可以发酵的单糖和麦芽糖,再经过酵母菌代谢出来的多种酶降解为乙醇(酒精)和二氧化碳。在中国白酒酿造中,这一过程是糖化和酒化同时进行,所以叫双边复式发酵。
中国白酒酿造属于开放式生产,整个生产过程与周围环境都有交流,一直可以汇集微生物,包括在酒窖中也可以从窖泥中汇集微生物,所以可以叫做双边复式开放式发酵。由于大曲和酒粮都属于固态,中国白酒统称为纯粮大曲固态双边复式发酵。
不同香型、不同工艺的发酵时间不同,有些时间比较长,要几个月甚至一年;有些时间短,二十几天到一个月可以发酵完成;如果用麸曲做糖化剂,五到八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发酵。经过发酵,已经含有酒精和其他成分的粮食,叫做酒醅。
4.蒸馏
发酵好的酒醅中的酒精含量在10%左右。将酒醅放入传统的蒸馏器酒甑中进行蒸馏,利用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(酒精的沸点是78.2℃),用蒸汽将酒醅中的酒精带离出来,进行提纯,再经过蒸馏器中的冷凝装置天锅冷凝,就得到含有酒精、水以及其他微量成分的混合溶液,也就是俗称的酒。
酒液出来之后,还需要“掐头去尾”,先流出的酒液叫做酒头,酒精含量能达到70%,里面还有甲醇、杂醇油等一些危害物质,需要去掉。中间流出的就是酒体,也称作酒身子,酒精含量一般在65%左右,之后就要入库储存。
酒在入库时还需要品评分级,一般分为三级:优级、一级和二级。有些酒厂可以分到八级。
5、陈化老熟
新蒸出的酒液要放入陶坛或酒海等储存容器中贮存一段时间,促使其老熟。陈化老熟的作用可以改善酒体的风味,除去新酒的糙辣,减少一些低挥发物质和不愉快的气味,使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缔合程度更好,还会发生酯化和酸化反应。通过陈化老熟,酒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,香气更加幽雅细腻,口感更加协调柔和。
不同酒的工艺要求不同,陈化老熟时间不同,清香型白酒一般要求一到三年;现在浓香型白酒优质酒的要求是三年;酱香酒的陈化老熟时间最长,一般要求五年。
6、勾兑成酒
在1950年代以前,中国传统酿酒没有勾兑工艺这个环节,只是当年卖不完的酒和前一年剩下的酒可能混合存放。专门设置工艺参数进行勾兑,作为一个生产工艺环节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才出现的,特别是90年代,色谱分析技术对微量成分的分析更加细致,以及白酒香型骨架成分的出现,才有了勾兑工艺。
这里的勾兑工艺是指将不同轮次、不同时间、不同风味的酒放在一起,组合出某一个风味的酒。不是加入香精等物质的新工艺酒的勾兑。
勾兑,更准确地描述叫勾调,大规模的酒混合叫勾,少量的调味酒加入叫调,因此又出现了另一个概念叫酒体设计。通过勾兑达到想要的一个目的,为了形成自己理想中的风味状态,具有质量稳定的风味口感。
传统白酒酿造属于开放式生产,具有各种不可控的因素,每批酒之间都有差异。但是现代工业使消费者有了标准化的概念,认为标准工艺下生产的酒应该质量稳定,有统一的风味。因此勾兑工艺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,使酒体具有稳定的、标准化的统一风味。
相关资讯
同类文章排行
- 离心机应用于油墨生产工艺是印刷行业
- 柴胡发酵液生产工艺:离心机的应用
- 离心机在烟碱液提取工艺中起到什么作用呢
- 你知道碳化硅提取工艺中的固液分离应用吗
- 离心机在氨基酸提取工艺中的应用
- 木质素提取工艺介绍
- 肝素钠提取工艺介绍
- 羊毛脂提取工艺介绍
- 硫酸钡生产工艺介绍
- 油漆生产工艺用到离心机介绍